翻页   夜间
苹果文学 > 亿万富豪从相亲系统开始 > 第0836章:亘古不变
 
  三国魏、蜀、吴,多少英雄豪杰。

  今天咱们就简单,聊一聊,所谓的“倒霉”刘备。

  刘备其实不倒霉,他是三国诸侯中家底最浅的,最后能混到三分天下有其一,已经是强中强了,谁敢说他倒霉?

  可他又确实很倒霉,他一生征战时间长达近40年,从无到有,打下蜀汉的江山,可他想要的仅仅只有这三分之一?

  他公开的目标是“复兴汉室”,也就是想要全部。

  但直到他病死,手上也只有三分之一,还是最弱小的三分之一。

  他没能完全成功,是各种因素的叠加,政治、军事、经济、机遇、谋略等各种条件缺一不可。

  不过,这些话题太庞大,网上也有好多分析文章,我就不多谈了。

  我只谈谈他不倒霉中的倒霉,也就是意气风发时,突然因意外缘故出现的失败,主要是指背叛事件!

  刘备一生遭遇了四次比较严重的背叛事件,这些事件的发生,其实也是造成刘备最终只能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
  曹豹、许耽背叛,刘备丢徐州,失去在北方争雄的根基

  兴平元年(公元194年),原徐州刺史陶谦病死,临终前把徐州这个富庶的地盘让给了刘备。

  这是刘备从家乡起兵近十年后,才获得的足以让他成为一方诸侯的根基之地。

  有了这一州之地,他才能不以别人附庸的身份,参与天下争霸。

  但这块地盘有毒,当时在刘备麾下的陈群就劝说他不要接手徐州,认为用小马拉大车的话,会出事,《三国志·陈群传》中记载:

  时陶谦病死,徐州迎备,备欲往。群说备曰:“袁术尚强,今东,必与之争。吕布若袭将军之后,将军虽得徐州,事必无成。”

  但早就受够了寄人篱下之苦的刘备,哪经得起成为徐州刺史的诱惑?

  于是,刘备大大咧咧的进了徐州,从帮公孙瓒打杂的小弟,变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北方诸侯之一。

  而陈群的判断,也很快应验。

  刘备入徐州后,没有很好的处理好原陶谦旧部,丹阳兵将领曹豹、许耽等的待遇问题,双方有了一定的裂痕。

  建安元年(公元196年),刘备出击袁术,吕布受袁术之邀,准备偷袭刘备的徐州。

  关键时刻,张飞还在下邳城中跟曹豹起了争执,双方势同水火,结果,许耽派人去迎接吕布大军,并打开城门,把徐州献给了吕布。

  刘备当时打袁术也不顺利,吃了败仗,转头连老巢都丢了,差点就一蹶不振,只能跟吕布求和,再次寄人篱下。

  这一次丢徐州,让刘备失去了继续在北方争雄的可能。

  等到他从曹操那边跑出来,第二次占领徐州时,此徐州已非彼徐州了。

  原徐州的士族和实力派,大多已经被曹操拉拢过去了,刘备在曹操的强压下,根本待不下去,很快,徐州就又丢了。

  刘备丢徐州,不仅仅是失去了在北方继续保持存在感的根基之地,最重要的是,让部分有心在他身上下注的北方士族对他失去了信心。

  陈群、陈登等后来都跟了曹操混,陈群成为曹操的部下后,还举荐了好几个人才给曹操。

  他在刘备手下做事时,可一个人才都没有举荐过,显然,刘备没有经受起士族的考验,区区一个徐州都守不住,凭什么能获得士族的支持?

  没有了士族的支持,刘备又如何能留在北方,跟强大的袁绍、曹操等抗衡?只能跨过长江南下,继续寻找机会。

  这一切,都是因原陶谦旧部曹豹、许耽等将领背叛刘备,导致他失去徐州而带来的后遗症。

  糜芳、傅士仁背叛,刘备丢荆州,北伐中原失去先手

  建安二十四年(公元219年),刘备获得了跟曹操之间进行的“汉中之战”的胜利,并进位汉中王。

  此时的刘备集团,势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时期,照此下去,北伐中原也许不再是梦想。

  但很快,孙权就给了刘备当头一棒。

  当年秋,关羽出师北伐襄阳、樊城,孙权以吕蒙、陆逊等为将,出兵偷袭南郡,关羽大意失荆州。

  在东吴偷袭南郡的过程中,正常情况下,关羽并非无法援救,他距离老巢并不远。

  虽然遭逢夹击,但如果能舍弃一半兵马当死士,挡住曹仁、徐晃,带一半人退回到江陵或公安城中,局势还有翻转的可能。

  即使无法击败东吴,至少,关羽也能守到蜀中出兵援救。

  不过,这需要镇守江陵的糜芳和镇守公安的傅士仁先顽强防守个十天半月,等待关羽回援。

  从东吴历来打攻城战的战例看,在江陵和公安这样的大城中,守这么长时间是完全可以办到的。

  当初,周瑜夺南郡,可是打了一年多,才打下来,还让守将曹仁安全撤退了。

  但糜芳和傅士仁却全部不战而降,拱手献出江陵和公安,关羽部的家眷全部落入东吴之手。

  关羽连挽救的机会都没有,最后只能是败亡。

  关羽大意失荆州的关键,其实就在糜芳和傅士仁的背叛,否则,东吴未必就能在关羽回援前,攻下江陵和公安这两座城池。

  糜芳是刘备的小舅子,没有糜家的财力帮助,刘备在徐州时就被打垮了。

  糜家兄弟在刘备心中的地位不一般,刘备称王时,给糜芳的兄长糜竺的官职,比诸葛亮还高。

  傅士仁是刘备的幽州老乡,从北方起就跟随刘备,也是刘备集团的元老。

  刘备留他们在荆州辅助关羽,帮助关羽镇守后路,就是因为对他们相当信任,偏偏,两人全部背叛了刘备,背叛了关羽。

  根据史书记载,责任是在关羽身上,他因攻打樊城不顺利,把脾气发在了糜芳和傅士仁身上,结果被孙权捡了便宜,《三国志·关羽传》中记载:

  又南郡太守糜芳在江陵,将军傅士仁屯公安,素皆嫌羽轻己。自羽之出军,芳、仁供给军资,不悉相救。羽言“还当治之“,芳、仁咸怀惧不安。于是权阴诱芳、仁,芳、仁使人迎权。

  糜芳和傅士仁的背叛,后果相当严重,直接导致荆州战局无法挽回。

  刘备集团失去荆州,也直接丧失了从三分天下有其一到完成一统的机会,“隆中对”中描绘的战略从根本上失去了意义。

  当然,也失去了关羽这样一位可以镇守一方的大将。

  关羽大意失荆州后没多久,辅助刘封镇守东三郡(西城、上庸、房陵)的孟达,率自己的数千部曲及家眷投降曹魏。

  孟达背叛刘备的原因是,受到了刘封的打压,《三国志·刘封传》中记载:

  又封与达忿争不和,封寻夺达鼓吹。达既惧罪,又忿恚封,遂表辞先主,率所领降魏。

  但实际上,孟达投降曹魏的根子是在刘备身上,刘备对其不公。

  孟达是跟着法正一起投奔刘备的,麾下有数千部曲,但他跟了刘备八、九年,却在刘备集团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。

  最早,他在南郡跟着关羽混,后来被派去守宜都郡(今湖北宜昌,关羽最后就死在宜都境内的临沮,夷陵之战也是在这里打响),没让他参与什么战争,蹉跎了八年。

  刘备拿下汉中后,派孟达统兵攻打东三郡。

  在孟达一路顺利进兵时,刘备派来刘封,成为孟达的上司,《三国志·刘封传》中记载:

  建安二十四年,命达从秭归北攻房陵,房陵太守蒯祺为达兵所害。达将进攻上庸,先主阴恐达难独任,乃遣封自汉中乘沔水下统达军,与达会上庸。

  最重要的是,根据史书记载,刘备称王后,大肆封赏属下,但没有见到封赏孟达的记载。

  也就是说,当时的孟达,在刘备集团内是个什么官都不清楚,混了八、九年时间,还只能作为刘封的附庸存在。

  而刘备派刘封来领导和监督孟达,显然对其并不信任。

  孟达熬了这么多年,好不容易有了建功立业的机会,却被刘封来摘了桃子,还要被刘封欺负,升官发财更是不要想,他能不反?

  于是,孟达投降曹魏后,还反过来帮助曹魏打跑刘封,攻占了东三郡,曹魏改东三郡为新城郡,孟达成为新城太守。

  东三郡是个比较夹生的地区,地理位置不好,在东三郡用兵,只能从汉水到汉中或襄、樊,或走陆路攻宜都。

  刘备死后,蜀汉和东吴再次结盟,攻打宜都是不要想了,于是,如果刘备集团继续拥有东三郡的话,只能起到援助汉中,或佯攻襄、樊的作用。

  因此,有很多文章分析,在荆州丢失后,对于刘备集团来说,没有荆州之兵配合的东三郡,已经没有了意义,是个鸡肋之地,丢了后损失不大。

  但显然不是,孟达后来在诸葛亮出兵北伐前,试图反曹魏,司马懿却紧急出兵,八天赶到东三郡,就为了赶快干掉孟达。

  从司马懿的反应来看,东三郡的战略地位未必就小了。

  有这么一块地盘在手,有这么一支军队在手,在战术大师手里,估计还是能玩出些花来,不可能一点战略地位都没有。

  起码,从东三郡可以攻襄、樊,即使是佯攻,也能牵制不少曹魏的兵力不是。

  孟达的背叛,让刘备集团在失去荆州之后,又失去了东三郡,彻底堵死了刘备集团在荆州方向跟曹魏交手的可能和战术应用。

  我认为,损失还是蛮大的,特别是在刘备集团已经很虚弱的时候,任何一块地盘都有存在的意义。

  蜀汉章武元年(公元221年),刘备准备出兵伐吴,但在出兵前,张飞的部将张达、范强背叛,杀掉张飞,投降东吴,《三国志·张飞传》中记载:

  先主伐吴,飞当率兵万人,自阆中会江州。临发,其帐下将张达、范强杀飞,持其首,顺流而奔孙权。

  张达、范强的背叛不是刘备的错,他们是张飞的部将,他们的背叛也是张飞自己对部下苛刻造成的后果。

  之所以把这件事算在刘备集团的严重背叛事件中,是因为他的政治后果很严重。

  军事上就不说了,张飞的死,让刘备伐吴时,失去了一个重要助力。

  但更严重的是,张达、范强干掉张飞,让刘备集团内部的政治优势,全面倒向了荆州派,是后来蜀汉政权的大权被荆州派掌控的一个主因。

  刘备死时,其势力内部的元老派已经没人可以扛旗了,关羽死了,张飞死了,糜竺死了,孙乾死了,简雍或许还在,但他扛不起。

  最受人喜爱的赵云也还活着,但从刘备的态度以及一直以来对赵云的使用方式看,赵云也扛不起元老派的大旗,否则,刘备不会在托孤时对他视而不见。

  至于魏延,资历差了些,出身也差了些,只能辅佐,不能当主导。

  在关羽死后,刘备集团内,只有张飞能扛起元老派的大旗,历史上张飞有这个能力。

  可张飞却因小小张达、范强的背叛而枉死,这就相当可惜了,特别是对刘备来说。

  别看在史书记载中,刘备听到张飞死后的反应似乎一点都不惊讶:“噫!飞死矣。”

  可实际上的苦,他哪能不明白?

  一个政权中的政治势力,需要平衡,否则,不管是刘备也好,还是刘禅也好,都要受制于人。

  关羽死后,张飞可以领导元老派制衡荆州派,张飞死后,荆州派一飞冲天。

  刘备死前托孤,都只能找李严这样的人来制衡诸葛亮,如果张飞活着,哪需要用言语挤兑诸葛亮?

  即使在刘备死后,刘禅执政时期,张飞家族也是元老派的领头羊,张家两个女儿嫁给刘禅当正妻,就是这种政治认可的体现。

  只不过,张飞的后人在政治上肯定不是诸葛亮的对手,除非张飞活着。

  诸葛亮在《出师表》中表示要:“宫中府中,俱为一体”,如果张飞还在,他有这个胆?

  张达、范强一点都不出名,如果不是杀了张飞,谁知道他们是谁?

  但他们背叛的后果,在刘备集团中的影响太深远了,让刘备集团中的元老派失去了跟荆州派抗衡的可能。

  以上是我统计的刘备自参与诸侯争霸后,遭遇到的几次内部严重的背叛事件。

  后果都比较严重,如果没有这些背叛事件,刘备集团会走得更远。

  不过,历史没有如果,出现这些背叛事件,本身就是刘备、关羽、张飞在很多事情上考虑不周造成的。

  争霸天下,在大家机会都相等的情况下,谁少犯错,谁就更有优势。

  何况,刘备本就在机会上,落后于曹操和孙权,又出现了这么多严重的背叛事件,其建立的政权最早衰亡也是当然的!

  蜀汉缺乏培养人才方法,导致一代不如一代,才是诸葛亮的麟子诸葛瞻,首战便败于邓艾的关键原因。

  公元227年,蜀汉丞相诸葛亮异常忙碌,刚对孟获七擒七纵后,便马不停蹄的屯兵于汉中,早上忙于准备北伐各项事宜,晚上还要创作《出师表》,

  一晚他在和魏延赵云商讨对策是,一封蜀汉的密信却诸葛亮眼睛一亮,并且激动不已的抱着魏延和赵云,罕见的白了三大碗酒。

  素来谨慎不苟言辞的诸葛亮,为何会如此兴奋和激动,原来书信里黄月英告诉诸葛亮,长子诸葛瞻出生了。

  此时的诸葛亮已经46岁,现在称为中年得子,但是在三国则算是晚年得子,诸葛亮有了子嗣传承,能不开心能不激动吗?

  纵观三国历史,蜀汉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,就是蜀汉重要人物刘备和诸葛亮等都是较晚才得麟子,

  两人曾经过继别人的儿子为继承人,刘备曾经过继了刘封,诸葛亮则把诸葛瑾的儿子诸葛乔过继在膝下。

  这到底是巧合还是另外有原因,至今无法说的清楚,但是幸运的是两人的来都有了亲生后代,刘禅和诸葛瞻,诸葛亮对儿子有多痛爱呢?

  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虽然在三国演义中被描绘的接近了仙人一样,可是他也是个凡人,

  即便是一生谨慎,但是和普通的父亲一样,只要一提到宝贝儿子,诸葛亮高兴的合不拢嘴。

  公元234年,诸葛亮六出祁山,屯兵于五丈原时,闲来无事就给动吴兄长诸葛瑾写了信,信中提到儿子诸葛瞻,

  诸葛亮可以说非常的骄傲,他对诸葛瑾说:你的子侄诸葛瞻,如今也有七八岁了,长的非常的像我,聪明伶俐又很像他母亲,我就是担心有点太优秀了,将来反而不成器”。

  诸葛亮在书信中对诸葛瞻既有一丝得意,也有一丝的忧虑,但在诸葛瑾的看来更多透露了诸葛亮的心思,诸葛瞻比诸葛乔更聪明更适合接替蜀汉的诸葛家族大任葛

  同年,诸葛亮在五丈原去世,享年46岁,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曾经布下北斗七星阵,希望向天再借12年,

  其中原因是为了恢复汉室的千秋功业,还有一个目的则是为了儿子诸葛瞻,因为当时诸葛瞻才8岁左右,

  现在也是小学的期间,正需要父亲的循循教导之时,任谁也不想这时候离开儿子,但天不从人愿,诸葛亮还是在五丈原病逝。

  诸葛瞻幼年丧父,在母亲黄月英的教导下长大成材,可能由于他诸葛亮的独子,为了延续诸葛亮一脉,蜀汉天子刘禅和诸葛亮的弟子姜维,

  说什么都不让他上战场历练,生怕出个万一不好给蜀汉子民交代,所以姜维九伐中原,一次也没有诸葛瞻的身影。

  公元243年,诸葛瞻十七岁之时,刘禅把蜀汉的公主许配给他,招其为驸马并授予骑都尉,此时的诸葛瞻走上了仕途之路,一出仕则受到了器重,怎么个器重法呢?

  说起来的确会让蜀汉的群臣羡慕不已。

  公元244年,新婚一年的诸葛瞻,累迁为羽林中郎将,并且还被任命为射声校尉、和侍中。

  这时的诸葛瞻历史上并没有太多的建议,此时蜀汉的主要管理人是蒋琬和费祎,并且这年魏国的曹爽率领十万人进攻蜀汉,

  没想到却被蜀大将军费祎在汉中阻挡,曹爽苦战不得,损伤甚众后撤军,蜀汉打赢了一场汉中保卫战。

  但是这一年后蜀汉凡是有颁布一些对百姓有利的措施,很多都不是诸葛亮提倡的,

  多数都是蒋琬和费祎的努力结果,可蜀中的百姓都会算在诸葛瞻头上,民间都会互相说,“这是诸葛武乡侯所提倡的

  这结果,导致诸葛瞻的贤名远播,但盛名之下难副其实。

  纵观三国志和资治通鉴,都会发现诸葛瞻的一生,是成长在诸葛亮的光环之下,他从十七岁当骑都尉,

  到公元260年这十多年的时间里,诸葛瞻虽然历史上没多少拿的出手的成绩,但是却累迁为尚书仆射,加官军师将军,

  公元261年,成为了蜀汉内务的实际掌管人。不过此时刘禅开始信任黄皓,诸葛瞻并没有处理好和黄皓两人之间的摩擦,因为也为蜀汉的灭亡埋下了伏笔。

  当时为了黄皓,廖化还打算上找宗预和诸葛瞻商议,可最终宗预以不在管红尘之事为理由推脱了,黄皓得到了刘禅的宠爱后,愈加和诸葛瞻姜维等不对付,本来诸葛瞻应该在此时联合姜维对付黄皓的。

  并且在这十多年中,蜀汉实际话事人却是九伐中原的姜维,但是在姜维又一次北伐失败后,诸葛瞻竟然和志同道合的战友姜维决裂,

  不但不再支持姜维北伐,还上书给刘禅,削了姜维的对蜀军的实际掌控权,调去地方当个益州刺史,而这个决定没多久就让刘禅和诸葛瞻后悔不已。

  可见诸葛瞻虽然精通书画,记忆力过人,并且一心忠于蜀汉,可在智谋和战略格局上,远远不如司马懿的后代,

  他看到是姜维连连北伐导致的蜀国的耗损,但却没想到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,诸葛亮制定的以攻代守方针,才是蜀汉得以鼎足而存的所在。

  姜维被贬的结果,就是在263年,司马昭三路大军伐蜀,由于汉中缺少姜维的运筹帷幄,等姜维安排好防御战线规划后,蜀汉的防御线已经被邓艾,钟会,诸葛史绪的大军撬开了几个缺口,失去了天险的蜀汉军队,

  因为失去了重要的关隘,也丧失了斗志,很快各地诸多郡县纷纷归降,姜维不得已,只好率领蜀汉的精锐拒守剑门关,同时组织各地郡县的守军到成都勤王。

  姜维的确也把握住了关键,在剑门关下,钟会的十多万大军无法寸进半步,钟会是利用了各种的方法,也没成功,

  这时因为运输的原因,十多万的魏军在粮食已经接济不上,正在众将认为会前功尽弃的时候,

  邓艾思考了良久,提出了一个计策,就是绕道奔袭蜀汉软肋,以奇兵奔袭蜀汉防守较少的江油,攻陷了江油后,

  一,可长驱直入到成都,

  二可调动剑门关下的姜维大军,让他首尾无法相顾,计策虽然好,但是却非常冒险,能不能成功不说,从剑门到江油这条路,堪称天险,

  不但没有道路更是人迹罕至,并且由于要翻山越岭,邓艾不能带攻城的器械,反而是要轻装上阵,不过钟会已经没有办法,就让邓艾去试试。

  没想到,讲话不利索的邓艾,不愧为一代名将,还是个狠人,他率军万余走在荒无人烟之地,一路几百多里,是开山造桥。

  跨国高山和深谷,每天吃的只是随身干粮,一路极为艰险,并且数次面对前进无路,后退又困难的窘境,

  可邓艾以高昂的士气,身先士卒激励将士们,在悬崖上还以毡自裹,推转而下的勇气,和将士们克服了种种的困难,奇迹般的出现在江油城下。

  此时江油城可以说拥有关山之险,一面临涪水,三面是悬崖,是蜀地有名的天险之一,其名气不亚于剑阁,可是江油守将马邈却投降了,那么马邈为啥会投降呢?

  其实马邈并不是一开始就打算投降了,他当时非常勇悍,打算率军伏击邓艾的先锋田章,却没想到实力不济,竟然被击败了,无奈之下只好归降。

  本来马邈完全可以凭借江油的关隘天险,阻挡邓艾的前进,并且及时通知成都增援,这样一来则不会出现锦竹之败,

  但是蜀汉人才短缺,和用人不当的弊端此时显现了出来,这样重要的关隘,如果选择了霍戈,或者还有一丝希望,但是马邈的误判轻视邓艾,在野外展开伏击被反歼,完全让蜀汉由主动变成了被动,

  此时蜀汉精锐尽出,连老将廖化都出动救援姜维,可见当时的蜀汉真的担当大任之人,面对江油的失陷,成都的刘禅是惊慌失措,商量来商量去,紧急状态下派谁去救援江油呢?

 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点诸葛瞻身上,因为诸葛瞻此时不但是蜀汉的重臣,也是名相诸葛亮的唯一后人,有当年诸葛亮的风采,他去是估计是肯定是最稳妥的选择,毕竟诸葛亮可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存在,对付邓艾可说是手到擒来,

  刘禅为了稳妥起见,还把蜀汉守城的主力包括部分的御林军,加上张飞的孙子张遵,黄权之子黄崇,李恢的子侄李球等,连夜出发奔赴救援江油。这个阵容在当时堪称豪华,毕竟都是蜀汉二三代人物的佼佼者。

  可人比人气死人,这些蜀汉的人才,在面对魏国的邓艾时,突显出了能力上的差距,同时也突显了缺乏实战经验的弊端。

  邓艾在获得江油后,则是一路势如破竹,快速的推进到了锦竹城下,此时邓艾面对的则是锦竹关内的数万蜀汉精锐,而如果邓艾垮不过锦竹这个坎,其结果可想而知。

  锦竹之战可以说是蜀汉存亡的关键战役,可是当时诸葛瞻对锦竹战役却关键却缺乏认识,只大军出成都后,蜀军虽然日夜兼程,但是在关键时刻在涪县犹豫不前,

  此时黄权之子黄崇曾经劝诫诸葛瞻,如果我们不尽量占据有利的地形,阻击邓艾的魏军,那么凭借邓艾声威和士气,我们要赢就显得有些困难,但是诸葛瞻并没有听取黄崇意见,

  而是选择继续观望,这就送给了邓艾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,这样让黄崇因为诸葛瞻没有听取意见而痛哭不已,

  其后两军终于在锦竹城下对垒,此时坚守锦竹,等待援兵同时消耗邓艾,但是蜀汉此时已经无将可用,无兵可援的局面,还休书给东吴请求救援,此时的东吴也算是给力,但是老将丁奉却在关键时刻观望不前,导致结果诸葛瞻要和邓艾进行决战,而这次决战也成了蜀汉最后一战,此时的姜维,廖化都不知道,没多久蜀汉轰然倒塌。

  诸葛瞻为何要出城与邓艾决战,后世推测的原因有三

  第一:蜀汉大军相比邓艾拥有优势兵力,又是在本土对抗邓艾,无论是实力还是地理条件,都占据优势,赢的机会很大。

  第二:邓艾的忽袭已经为魏国打开了一个缺口,如果不及时堵住这个缺口,吃掉邓艾的魏军,让钟会断了这条路子的想法,只有尽快消灭邓艾,而消灭最好的方法就是两军决战。

  第三:从装备和休整状态还有士气上,依靠锦竹城的诸葛瞻,总体上都比邓艾要强的多,更重要其部曲中还有蜀汉的御林军,

  诸葛瞻在双方对比后,怎么看怎么都觉得赢,并且在决战的开始,诸葛瞻是击退了邓艾的左右包抄的进攻,并且一度取得了胜利,邓忠、师纂在初战失利后退回,还给邓艾抱怨说:“对方坚守牢固要赢难啊。”

  可是邓艾名将的素质就在此突显出来,他有点像李云龙一样愤怒的说:“生死之际,存亡再次一举,没啥行不行的!”

  大声叱责二将,从来狭路相逢勇者胜,二将就回去奋力再战,邓艾更是亲自参加了战斗,此时的蜀军却反而被这股狠劲给打愣了,数万人抵挡不了如猛虎一般的几千人,此战结果蜀将诸葛瞻及张遵战死沙场。

  诸葛瞻的战败给蜀汉带来的冲击非常强大,也是刘禅最终考虑不坚守成都待援,而是献城给邓艾的原因之一。诸葛瞻锦竹之败给蜀汉带来什么影响呢?

  首先:在邓艾面前在没有可以抵挡的力量,所以他带着几千人就兵临城下,

  其次:诸葛瞻在蜀汉的地位很高,其声望更高,而且还是诸葛亮的后人,在蜀汉是神一样的存在,竟然败给了邓艾,严重的让刘禅和成都守军觉得自己赢不了邓艾,毕竟诸葛亮的儿子都输了,自己还能干吗?缺乏自信导致刘禅要顾虑的很多,

  其三:诸葛瞻爷俩战死,打破了诸葛亮的神话,同时也摧毁了蜀汉人们的信心依据,没了底气的蜀汉群臣和刘禅,完全没有了方向,此时只要有人提出归降,

  大部分人都是是盲从的跟随,没想到外面还有姜维和廖化的大军,和各郡镇守的将领,可以说这里展现了蜀汉人才的凋零,连一个敢于组织抵抗的人都少之又少,有怎么去碰士气如虹的邓艾魏军。

  最终刘禅选择了息事宁人,开门归降了邓艾,并且休书给各地守军让众将放弃抵抗,蜀汉就此被魏国吞并,

  而诸葛瞻一家则以身殉国的忠义表现,得到了邓艾的敬重,并且厚葬了他们,但是也因为诸葛瞻的去世导致诸葛亮的陵墓,到底在哪里成为了一个谜,毕竟诸葛亮再隐蔽,这事还是会告诉儿子和妻子的。

  诸葛瞻作为锦竹之战的指挥者,当时肩负着重任,也是因为诸葛瞻在锦竹的失利,导致蜀汉在尚有反击之力的情况下全盘皆输,而这一切的起因从诸葛瞻削了姜维兵权开始,

  也是因此导致魏国三路大军乘机攻蜀,蜀国失去了先机后,有多次错失了重要的关隘,导致在锦竹城下和邓艾决战,可是诸葛瞻和儿子诸葛尚,并没有认清当时的局面,没能纵观全局空间换取时间,并且坚固城防等待时机,而是选择了尽快和邓艾决战,在战斗是失利后,

  也并没有退回锦竹组织防御战,而是选择冲入战阵中,最终倒是蜀汉失去了指挥,锦竹城不攻自破,本来带着残兵坚守锦竹的诸葛瞻,冲入敌阵中给出的自己的理由,

  则“我于内不能除去黄皓,于外不能制衡姜维,进军又不能守护国土,我有三罪,还有什么面目回去呢?!

  由此可见诸葛瞻不算是一位合格的将帅,反而更适合当个文人墨客,因为此时诸葛瞻不应该想到自己,而是失去了锦竹后蜀汉的命运,更让人感叹的是,

  诸葛瞻的儿子诸葛尚也和他想法一样,竟然没想到收拢士卒进行节节抵抗,而是感叹了一声,“我们父子受了国家那么多的恩惠,而没有提早斩除黄皓,以致惨败,还有什么面目活下去呢?!”

  好两父子都是因为没面目活下去,导致蜀汉失去了收拢将士依据有利的地形,继续抵抗邓艾的机会,这才是导致邓艾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的原因,如果诸葛瞻和诸葛尚健在,

  如李云龙一样不择手段的想法设法的对邓艾进行拖延和阻击战术,以邓艾的几千人很难在蜀汉立足,并且还有可能等待廖化的大军夹击把邓艾吃掉,问题是他们选择的一走了之,成全了自己对蜀汉的忠义,却让蜀汉最终灭亡。

  诸葛瞻带着数万人,决战中失利于邓艾,其原因最重要的还是蜀汉缺少培养人才的方法,在人才培养和历练上相对魏国是差距太大,可以蜀汉创业的第一代都是顶尖人物,无路是五虎将还是诸葛亮庞统法正,刘备等人都是当时的佼佼者,

  可是纵观蜀汉的二代人物,竟然缺少一个拿的出手的人物,刘备的后人刘禅,相比曹操的后代差距就不用说了,

  曹丕和曹植无论是文学和能力上,都比刘禅要高数倍,历史上更没见刘禅有诗词流传下来,这就是一个例证,更重要的就是司马懿的后人和诸葛亮的后人一比,也就不用说了,一个建立了晋朝,一个却在锦竹战死,另外无论是关羽和张飞,

  赵云的后人都是不算非常知名,成名的战役不多,蜀汉后期廖化还要当先锋,能够成为顶梁柱的就是姜维王平柱的个人而已,

  和魏国人才济济相比,蜀汉这点确实缺乏,正是人才上的凋零,才导致了蜀汉在锦竹战败,诸葛瞻其实不过是一个缩影而已。

  试想一下,如果蜀汉人才济济,那么镇守江油县就可能不是马邈,同时派遣抵御邓艾的或者是具有一定实战经验的名将,

  而并非是毫无战场经历,被赶鸭子上架的诸葛瞻,而诸葛瞻虽然熟读了诸葛亮的兵书,但是因为没有战场的洗礼,

  没有一定胆魄和纵观全盘的战略思维,所以蜀汉的灭亡,总结起来就是人才缺乏,实力不够,信心不足造成的。

  诸葛瞻深知姜维北伐多次失败,会影响蜀汉的根基,但是他削弱了姜维兵权后,并没有及时调整蜀汉的防御规划,导致蜀汉的边界防御一盘散沙,

  在魏国的三路大军面前不堪一击毫无准备,可以说诸葛瞻在蜀汉关键的时间中,做出的选择葬送了蜀汉,也让我们懂得了“好战必亡、忘战必危“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!

  间谍案这事儿在和平年代看似相当荒唐。但是中华有句古语:居安思危。

  在安定的和平年代,我们依旧需要保持警惕,境外势力或许不愿意给我们这样的安宁。

  说起间谍,其实这个行业的历史是相当悠久的,早在春秋战国时期,东周列国之间,就会互相派遣间谍,而且间谍的身份千奇百怪,只有你想不到的,没有他们做不到的。

  春秋时期的间谍,有各种各样的身份。

  第一种身份,老婆。

  看过谍战片《史密斯夫妇》的朋友,都应该记得,其实除了男人可以做间谍,女人同样可以做间谍。而且这个间谍,很可能就躺在你的枕边。

  这是一件令人悲伤的事情,但是在春秋时期,老婆被人家利用作为间谍的例子,还真的不少。比如说:

  齐侯使连称、管至父戍葵丘,瓜时而往,曰:‘及瓜而代。’期戍,公问不至。请代,弗许。故谋作乱。僖公之母弟曰夷仲年,生公孙无知,有宠于僖公,衣服礼秩如适。襄公绌之。二人因之以作乱。连称有从妹在公宫,无宠,使间公。曰:‘捷,吾以汝为夫人。---《左传》

  这个故事其实我们都听过,讲得就是齐襄公不讲信用的故事。他让连称、管至父到边疆镇守,约定好第二年瓜熟了就找人替换他们。可是第二年瓜熟了,齐襄公却要求再等一年。于是这两个人觉得齐襄公不讲信用,谁愿意给不讲信用的老板打工呢?所以他们就反了。

  但是在反之前,连称找到了自己的从妹,这个从妹是齐襄公的众多老婆中的一个,不怎么受宠。所以连称便让她给他们传递情报,相约事成之后让这个妹妹做夫人。

  这个时候,连称的这个从妹,便从齐襄公的老婆,摇身一变,成为了安插在齐襄公身边的女间谍,你说齐襄公晚上咋能睡得着觉哦!

  第二种身份,朝臣。

  这种身份的间谍,其实是最常见的,因为他们做间谍十分方便。他们有一定的才能,在朝中掌握重要的政务,可以及时获悉一些重要情报。

  所以请这种朝臣身份的人,来做间谍,是回报率最高的。当然了这投入自然也比较大,毕竟人家在本国为官本就享受荣华富贵,没有优厚的报酬,为啥要给你干活呢?

  郑厉公自栎侵郑,及大陵,获傅瑕。傅瑕曰:“苟舍我,吾请纳君。”与之盟而赦之。六月甲子,傅瑕杀郑子及其二子,而纳厉公。---《左传》

  左传里的这个故事,讲的就是典型的朝臣为间谍的情况。傅瑕是郑国大夫,不过可惜在郑庄公二十八年,被郑厉公给俘虏了。这个时候傅瑕为了活命,答应给郑厉公做间谍,帮助他重新夺回郑国。

  傅瑕跟郑厉公盟誓以后,便回到了国内。他在郑国,直接杀掉了郑子婴和他的两个儿子,帮助郑厉公成功回国复位。

  第三种身份,使者。

  使者在出使某国以后,会以这种特定的身份在某国考察走访。借着这个机会,从事间谍活动其实是再方便不过的了。

  就算是当时被发现了,碍于两国之间的关系,其实使者一般都不会受到牵连。除非两国关系已经处于紧绷状态,不过这个时候一般也不会互相公然派遣使者了。

  吴子欲因楚丧而伐之,使公子掩余、公子烛庸帅师围潜,使延州来季子聘于上国,遂聘于晋,以观诸侯。---《左传》

  这个故事里,吴国打算攻打楚国,可是又担心中原各国的态度,所以就让季子出使中原各国。季子表面上是前去拜访,实际上就是为了去各国做间谍,获取对方的时事情报而已。

  第四种身份,战俘。

  很多人就不理解了,已经做了人家的战俘了,还怎么充当间谍呢?至少执行间谍任务的时候,也未免太不方便了吧?

  你别说,有时候战俘到了对方那儿,还真的可以起到出奇制胜的作用。甚至比在战场上的作用还要大。

  吴人伐州来,楚薳越帅师,及诸侯之师,奔命救州来。吴之罪人或奔或止,三国乱,吴师击之,三国败,获胡、沈之君及陈大夫。舍胡、沈之囚使奔许与蔡、顿,曰:“吾君死矣!”师噪而从之,三国奔,楚师大奔。---《左传》

  这个故事讲得就是吴国带兵攻打楚国,但是很多小国家都跟着楚国混。于是吴国先打败了胡、沈、陈三国,并且抓了他们的国君。此后吴国便将胡、沈、陈三国的俘虏给放了,让他们到楚国军中宣传,说这三国国君已经死了。

  这么一来胡、沈、陈三国的其余部队都溃散了,而跟着楚国混的其他小国也都不愿意继续打了,因为他们的国君也害怕了。最终楚国被吴国打了的大败。

  这里吴国放回去的那些战俘,实际上就吴国放到对方那儿的间谍。把他们放回去,比他们留在吴国军中要强得多。

  春秋时期的间谍,都有怎样的任务呢?

  间谍的身份有多种多样,这就注定了他们所承担任务,其实是各不相同的。你比如说老婆间谍的任务跟战俘间谍的任务,自然是完全不同的。所以他们也是有分工的。

  第一种任务,刺探情报。

  这是间谍们最常做的一件事,也是最主要的工作。春秋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持续不断,所以情报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
  一个水平出色的间谍,可以完美地刺探出对方的军事部署、战争意图、军队数量等等重要的敏感信息。而这些信息往往就是己国获胜的关键所在。

  冬,晋侯围原,命三日之粮。原不降,命去之。谍出,曰:“原将降矣。”军史曰:“请待之。”公曰:“信,国之宝也,民之所庇也。得原失信,何以庇之?所亡滋多。”退一舍而原降。---《左传》

  这里讲到的间谍就进行了典型的情报刺探工作。当时晋国正在围攻原国,原国死撑着不投降,由于带的粮草不太多,所以打算撤军。但是这个时候派出去的间谍跑来说,原国打算投降了,就这样晋国便没有撤走,而是等到了原国的投降。

  由此可见,间谍的情报是多么重要。如果这个消息没传到晋国这儿,那晋国就错过了一次征服原国的机会,历史就会改写。

  第二种任务,刺杀。

  这一任务就比较血淋淋的了,一般诸侯都不愿意搞。但是只要搞了这么一出,基本上大事便能办成了。

  四月丙子,光伏甲士于窟室,而谒王僚饮。王僚使兵陈于道,自王宫至光之家,门阶户席,皆王僚之亲也,人夹持铍。公子光详为足疾,入于窟室,使专诸置匕首于炙鱼之中以进食。手匕首刺王僚,铍交于匈,遂弑王僚。---《史记》

  这里讲述的故事,便是著名的鱼藏剑的故事。别以为间谍只有外国才动用,内部的权力斗争中,间谍的作用同样重要。

  阖闾为了夺得王位,便在伍子胥的推荐下,找来了专诸充当间谍。专诸多厉害啊,他把匕首藏在鱼肚子里。等到上菜的时候,专诸就从鱼肚子里抽出了匕首杀掉了吴王僚,承认过帮助阖闾夺取了王位。

  第三种任务,内应。

  在冷兵器时代,想要攻克一座城池,其实是相当困难的。不过如果有了内应相助的话,让他们打开城门,事情就好办多了,因此间谍们充当内应,又成了一件热门事件。

  伍胥既至宋,宋有华氏之乱,乃与太子建俱奔于郑。郑人甚善之。太子建又适晋,晋顷公曰:“太子既善郑,郑信太子。太子能为我内应,而我攻其外,灭郑必矣。灭郑而封太子。”太子乃还郑。事未会,会自私欲杀其从者,从者知其谋,乃告之于郑。郑定公与子产诛杀太子建。---《史记》

  楚国的太子建逃到了郑国,得到了郑国的信任和礼遇。后来他又跑到了晋国,结果晋国便打算让太子建回到郑国做内应。并且预定如果把郑国给灭了,就把这地方封给太子。太子建的确是这么干的,但是由于下人告密,最终太子建被郑国所杀,这一次做内应的机会,就这么被毁了。

  第四种任务,造谣。

  造谣这种事情,看似伤害程度不大,但是影响力绝对不小。尤其是在某国国内发生一点小小动荡的时候,这帮间谍就会将其无限夸大,直到军心、民心都紊乱,这样就达到了他们的目的。

  之前的例子里就有提到,吴国放三国俘虏回到楚国那儿,他们回去以后,便充当了造谣的作用。扬言自己的国君被害,结果搞得楚国盟军们一个个人心惶惶,最终毁于一旦。

  由此可见,造谣这件事,影响力很强。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到不信谣不传谣,才能够真正变成铜墙铁壁。

  从春秋的历史来看,间谍多为上层人士。

  普通老百姓一枚,你让他去做间谍,他也没这个本事。一般只有成为手握一定权柄的人,才有能力去做间谍,也只有他们才能获得第一手资料。

  据统计,类似诸侯王的老婆、兄弟,包括朝臣做间谍的几率,是远远要大于普通人的。尤其是朝臣集团,他们人数众多,不好分辨,就更加容易从事自己的间谍活动了。

  春秋是一个混乱的时代,所以间谍频出。而当今世界,岂不就是我们当年的那个春秋吗?

  诸国林立,要想在这样一个纷乱的世界里,寻求一片安宁的乐土,我们就必须要警惕那些间谍给我们带来的伤害!

  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