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苹果文学 > 战国风云 > 204 百家争鸣,求同存异
 
风渠的胜利,导致一分为二的渠国再次合二为一,风渠、楚渠的名字成为历史,渠国的名称再次回归,作为功臣的易衡依然婉拒了渠君公子丹的封赏。
易衡拒绝了封赏,但是没有忘记军士和将领,包括崔炎在内,皆是加爵赐地。
合二为一之后,可耕种的土地大幅度增加,一时间困扰易衡的农耕问题得到了解除。
易衡明白和平来之不易,并且还不知道几时就会结束,不论是签订和平协议的楚国,还是签订同盟协议的魏国,都不是什么好人!随时都有可能撕毁协议,继续入侵渠国。
所以易衡得抓紧时间,根据同盟协议,渠威两国互通有无,渠国最不缺的就是马匹和牛羊,哪怕是战马易衡也允许出售,唯独牛依然严令交易。
大量的耕牛让农耕的效率提升了不少,并且扩大了农户耕种的面积,对于耕牛的出租,易衡只收取了相当少的税费,农户对此感恩戴德。
对比渠国一系列的利民政策,惠民工程,筱风郡的人民可谓是羡慕的眼红,由于典玮一系列操作,不仅是让人民不满,军士同样不满,作为边都尉的吕宗,实在是受不了典玮,毅然决绝的辞去了职务,不顾家人的反对声,直接前往了渠国。
吕宗的到来让易衡颇为意外,吕宗跟他们可是完全不一样,不论是易衡和崔炎,亦或者是张燕、文琼,都属于寒门,吕宗则是正儿八经的风国名门贵族,贵胄子弟,能够放弃边都尉这样的高官职位,不顾家里人的反对,前往‘蛮夷’之地,这让易衡非常感动。
吕宗能力有限是真,一片赤诚之心却不假,考虑到吕宗还年轻,易衡决定继续栽培吕宗,让其担任边防将军,统帅5000人,巡视边防驻地。
眼看之前的下属褚良,摇身一变成自己的顶头上司,吕宗没有半点不满,反倒是感觉职位太高,甘愿从军候这种基层职位做起。
易衡拒绝了吕宗的请求,认为吕宗的能力目前统帅5000人绰绰有余,甚至能够勉强指挥上万人,现在的职位很符合吕宗的能力,并且也能有效的锻炼吕宗。
经过长时间的战役,易衡已经发现了人数较多之势,譬如军队人数达到5万的数量,军令的传达就会出现延迟的现象,大平原还好,军旗的摇晃和鼓声,能够让军士和基层的将领领悟到意思,如果处于山谷或者丘陵地带,军旗的作用就会下降,鼓声也会受到干扰,依靠传令兵明显太慢,所以易衡想要精简部队阵型,认为1万精民强将,比5万民壮还有用。
精简的过程非常漫长且困难,特别对于渠国游骑来讲,他们的阵型相对松散,压根不会进行阵型的训练,想要改变他们几十年来的僵化思维,可谓是格外困难。
本就是风国的军士,进行精简一样的困难,易衡的要求比较高,所以训练的量特别大,而且对于将领也是一番考验。
除了加大军队的训练量,对于军士的武器装备,易衡同样格外用心,铁矿石稀少,那么就只能用青铜来代替,青铜并不算太稀缺,所以就要大规模装配起来。
大量的武器下发到了牧民的手里,经过一系列的政策,易衡虽说没有完全相信草原部落,但是明白一味的限制并不好,通过这些天的相处与接触,想必草原部落的人也不是傻瓜,会做出正确的选择。
草原部落对于易衡已经是心服口服,哪怕是大部落,对于易衡的政策也是很满意,牧民的优惠政策实在是太多了,完全可以躺在家里,就不愁吃喝,这是易衡给予牧民的基础保护,本意是让他们存下粮食,在入冬之后,就不用忍饥挨饿,没想到导致了很多牧民好吃懒做,大量的牧养的工作放出去,由农户来完成。
易衡很是无语,但是不愿意废除,准备先实施下去几年,根据成效再进行改变。
墨矩现在很激动,自己多年以来的政策终于实施了,易衡已经接受了他节用的思想,至于禁乐,虽然没有明令禁止,但是渠国贵族和高层,并没有大张旗鼓的享受礼乐。
所谓上行下效,易衡忙得跟个陀螺一般,哪有什么时间享受礼乐歌舞,吃饭都得靠赵婷催促,并且依然是粗茶淡饭,并没有大鱼大肉,丞相都这样了,下面的官吏哪敢铺张浪费,哪敢享受礼乐歌舞,都是一副平淡如水的生活,害怕被言官举报谏言。
所以墨矩准备推行自己的其他思想,譬如兼爱,这跟儒家的三纲五常有所冲突,兼爱强调君臣、父子、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,爱别人就像爱自己,很显然不符合君为臣纲、父为子纲、长幼有序的思想。
易衡能够接受平等友爱,但是不能完全接受兼爱的思想,认为长幼有序是基础,君为臣纲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,不能完全的抛弃,做到完全的平等。
黄以默却对这套思想非常赞同,黄以默是商人,商人除了重视信誉之外,还很重视平等!
所以这段时间墨矩时常跟黄以默在一起交谈,黄以默有钱,能够帮助墨矩宣传这种思想,但是黄以默明白兼爱的思想很危险,恐怕会威胁到易衡的统治,所以还是向易衡请示了一番。
易衡回答的很明确,平等和互爱都是传统美德,这并没有什么错误。
黄以默多么精明的人,立马参悟透了其中的含义,宣传平等、互爱没有任何问题,但是不要再进一步了,至少现在不能。
总体来讲,墨矩还是很满意,自己的政治抱负正在逐渐实现,除了兼爱之外,墨矩还想推崇明鬼和天志。
天志强调研究和掌握自然规律,易衡能够接受,明鬼则是学习前人文化,相信有鬼神,但不信人的命运天注定。
明鬼前半部分,易衡也能接受,但是后半部分无法接受,易衡不相信鬼神,也不允许传播鬼神之说,这让墨矩大受打击,好在黄以默及时安慰,这就跟兼爱一个道理,想要易衡接受所有的政策,必须要表现出积极向上的一面,这才让易衡改变思想,毕竟一来就打破固有的礼制,根本不现实,易衡能够容许改变和宣传,已经是非常的圣贤。
文琼一看趋势有些不太对啊,纵然墨矩宣传下去,渠国的风俗和礼制就要被改变了,这是相当危险的事情。
易衡却认为无可厚非,不能因为墨矩的思想与他们冲突,就要消灭墨矩,应当求同存异,而且墨矩的出发点,依然是为民着想,就算政策有些激进,倒也没什么大错。
文琼很是无奈,易衡实在是太‘圣贤’了,甚至有些好过头了!这样下去的话,会严重影响易衡的执政,易衡却认为不必惊慌,墨矩并无异心,对于高官厚爵,没有任何的想法,只是在追求实施自己的政治抱负,不能还未实施政策,就一言否定,一切要以政策实施后的成果来断定好坏,目前来看的话,节用节葬没有弊端。
正是由于易衡的包容,导致大量的贤才能人进入渠国,想要实施自己的抱负和理想。
易衡秉持着来者不拒的方案,对于各国学者和流派,统统接纳,允许他们谏言,并且经过朝议后,选用一部分谏言实施,对于谏言有功效之人,则是赐予高官厚爵作为嘉奖。
并且不论政策和谏言有多么的荒唐,易衡都不会责罚,可谓是做到了百无禁忌,畅所欲言的阶段。
这种开放的风气,一时间让渠国成为了各种学者向往之地,各家流派在渠都住下,开始了百家争鸣的时代。
对于易衡的所作所为,各大诸侯国的风评不一,有人认为易衡这是‘蛮夷’之举,国不成国,君不成君,乌烟瘴气,让人不耻!
也有人认为易衡乃是纳百家之言,去其糟粕,取其精华,乃是贤能之举,渠国必将飞速发展,恐成中原霸主。
风君对于自家出去的易衡,可谓是相当的憎恨!其一,易衡身为风国之人,却因为一点‘小事’,直接叛逃风国,成为了渠国之臣,可谓是不忠。
其二,丁忧乃是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,之前不论官职多高,都得进行丁忧,并且无一人有怨言,然而易衡却不接受丁忧制度,使用夺情的手段逃脱,可谓是不孝!
其三,身为渠国丞相,不思进取,大肆破坏周礼,改变法理,可谓是礼崩乐坏,却毫不在意,依然行所谓的‘百家之言’,可谓是道德败坏,令世人不耻,可谓不仁。
其四,不论如何易衡都是风人,这是不争的事实,但是易衡上台之后,通过明抢暗夺的手段,导致风国人口大量流失,迁移到了渠国境内,如此肮脏龌龊,卑鄙下流的手段,可谓是不义。
如此不忠不孝,不仁不义之徒,风君自然对易衡没有任何好感,恨不得对其抽筋剥骨。
但是相国米暠敏锐的察觉到渠国崛起之势,可谓是势不可挡!渠国在易衡的执政下,百姓安居乐业,并且渠国土著,与其他迁入的新民,可谓是相得益彰,并没有发生冲突,加上不断实施新政,国力提升的速度相当迅猛,米暠认为不出3年的时间,渠国就会膨胀成为一个庞然大物,到时候的风国,根本无力阻挡渠国的吞噬,所以为了避免亡国,米暠认为这个时候,应当拉拢易衡,打出感情牌!毕竟易衡归根结底,乃是风国之人,这是铁一般的事实,无法改变。

——内容来自【咪咕阅读】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