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苹果文学 > 大明:我,朱允熥,带着朱棣造反 > 第619章无论如何,我们都是大明的官
 
大九卿之一的通政使祝瑞,悄然后移。

“来自曲阜的消息,前些时日也有人寻我,不过我以为……”

“何不早报于本官。”

翟善猛地转身,怒瞪显然知情的祝瑞。

祝瑞收敛表情,抬头望向御阶:“翟尚书以为,知晓便能平息此波涛?”

翟善眼神闪烁,身躯一震,恐惧油然而生。

他们目标明确,剑指皇上。

无论他是否吏部尚书,能否约束群臣,今日之事必将掀起巨浪。

疯狂。

这群人已然疯狂。

怎敢如此妄为,以为能迫使皇上惩办冯永逸?

真当皇上是那等易退之人?

翟善急转视线,投向茹瑺:“兵部如何看待,冯永逸南下山东之举?”

茹瑺嘴角微撇,斜睨急如热锅蚂蚁的翟善:“此事,翟尚书以为兵部能辖制?”

翟善张口结舌,一时语塞。

随即,他的目光转向一侧的武将。

冯永逸不过是个引子,难保疯狂不会蔓延,将这倒戈之风触及大明功勋武将。

此刻,翟善多么期盼那些平时举止粗犷的武将,能挥舞起那铁拳,狠狠教训这跪地哗变的文臣。

最好能让这帮人床上趴半月。

可这一回,武将们的态度出奇地冷静。

他们静静地注视着跪倒一地的文官们对着冯永逸发起激烈的质询,仿佛冯永逸并不是大明武将。

百官们这回下定决心要跟皇上犟一次。

刘建安站在台阶的最上层,眼神飞快地扫视着底下这群朝廷重臣。

他双手合十,眼帘低垂,悄无声息地侧转身子,视线投向朱元璋。

只要帝王一声令下,他刘建安就能立刻吩咐周围守卫的禁军,把这些糊涂的官员通通押进诏狱。

但此刻,朱元璋脸上非但没有怒色,反而带着几分笑意。

他只是静静地看着台阶下的官员们,沉默不语。

旁边的朱标显得颇为惊讶。

今天这事儿,他居然一无所知,这实在不太寻常。

朱标目光一偏,看向台阶下跪着的众人,竟发现东宫詹事府的几个老面孔也在其中。

这些詹事府老臣,平日里话不少,此时却默默赞同着跪在地上。

这些人显然已与他离心离德。

朱标不由得抬头望向龙椅上的朱元璋。

今日这场面,只有朱元璋能做主解决。

夏元吉偷偷凑到解缙旁边,脸上难掩激动之色。

“过不了多久,你那位在吏部学生怕是要忙翻天了。”

解缙皱眉转向夏元吉:“现在人手可是严重空缺,我希望皇上这次不要太动怒才好。”

“他们分明想逼宫,你认为皇上会放了他们?”

夏元吉耸了耸肩,眼神闪烁。

解缙目光深邃:“他们是害怕了。”

“害怕?”

夏元吉重复了一遍,随后恍然。

他轻声开口:“惧的是儒家……”

解缙的目光若有若无地停在夏元吉身上:“你是不是也有所畏惧?”

解缙的声音虽小,但夏元吉每个字都听得清清楚楚。

他一脸迷茫,摆了摆手。

“曲阜那家如果有错,自然按律惩处。但若因此波及全天下的文化命脉……这可是关乎我中原千年根基。”

解缙嗤笑一声:“你认为,冯永逸为何带兵直指曲阜?”

“听说他在燕王帐下屡立战功,深受燕王器重,如果不是今年这场叛乱,他或许已经作为先锋,远征边疆了。”

解缙点颔首:“正是此理。如此说来,冯永逸必定知晓怎么彻底解决山东的问题。那么,孔家究竟做了什么?”

夏元吉掠过解缙,看着高高在上的朱元璋。

“无论如何,我们都是大明的官。”

这算是回应了解缙最初的提问。

解缙颔首,面上显露出放松的神色。

此刻,被群臣推到风尖浪口的朱元璋,总算有所行动。

朱元璋手肘微曲,袖子被他轻轻捏住,随性地往外一挥。

他眼神淡淡扫过四周。

“吏部对这事有何看法?”

现任吏部尚书翟善,立刻一个激灵,躬身捧着朝笏出列。

“微臣在。”

翟善垂首,眼珠子悄悄转着。

皇上点名要他答话,无非是想让他讲些皇上不便明说的心里话。

翟善斟酌字句,心里掂量着山东形势,缓缓道。

“皇上,依微臣之见,此事不妨再观察一二。”

此言一出,朝堂上立刻响起一片窸窣议论。

朱元璋却如老僧入定,静静盯着下方翟善。

翟善心头大石落地,随即接着道:“微臣虽不通军事,却也知道战场上局势千变万化。也许冯永逸正是捕捉到某个良机,才有了如今的局面。”

“若朝中有人存疑,不妨修书一封至山东,问个明白,冯永逸的真正意图是什么。再者,今日所闻皆为传言,既无孔府家书为证,更未见衍圣公的正式奏折。”

“怎能断言冯永逸所为即是叛逆之举?最后,山东靠近河南道,远离应天府。而今太孙正驻扎河南道,代行皇上职权。料想冯永逸如有紧急军情,必会先上报给太孙。”

“故而,微臣以为,还是再观察观察吧?”

朱元璋本就是要个缓冲时机,对翟善当庭给出的理由并不深究。

身为六部尚书,其言自有一番道理。

朱元璋直接拍了拍扶手:“翟爱卿言之有理,那就按卿之意,继续观察。”

今日,应天府中的大半文臣都跪伏在他面前。

这不再是往日的进言劝谏,更像是当年废除千年丞相制度时的情景重演。

武力镇压不能解决根本问题,那不过是最后的手段。

先前,他们反对废除丞相,害怕君权过盛导致长期内斗与血腥。

而这一次,他们所反对的,并非是对嚣张军队或地方叛乱,

他们真正在意的是,千年传承的圣人世家是否会在战马嘶鸣中轰然倒下。

那意味着,千年儒家文化也可能面临如同丞相制度被废除时的危机。

更让他们担忧的是,失去了圣人教诲这个万能法宝,他们这些圣人家族的子弟,以及后代子孙,又将何去何从呢?

打从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,经过隋唐科举制度的确立,直至两宋时期帝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。

整个社会的框架和运作机制都深深烙印上了儒家思想的痕迹。

大明会不会也走上那条独尊一家的老路呢?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